本网讯 4月25日,管理学院举办“实践赋能・智创未来”第三届研究生时珍创新论坛,通过“基层实践教学+学术前沿讲座+政策模拟实训”三位一体的立体化培养模式,为2023级、2024级研究生搭建起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研学平台,着力培养兼具家国情怀、学术素养与社会担当的新时代管理人才。
深耕基层实践场域 筑牢治理认知根基
上午9点,在管理学院唐昌敏教授的带领下,研究生团队走进武汉市洪山区张家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沉浸式基层实践教学。作为湖北中医药大学MPA实践教学基地,该中心深度融入区域医疗服务网络,构建起“防-治-康-护”四位一体的基层健康服务体系。同学们在中心管理人员的引导下,系统调研公共卫生服务供给、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分级诊疗机制运行等核心业务模块,实地感知基层卫生治理的复杂性与精准性。此次实践教学紧扣“健康中国2030”战略需求,通过近距离观察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神经末梢”,引导学生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思维,深刻理解国家基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实践逻辑,为未来从事公共事务管理积累鲜活的一线认知。

活动合影
解码学术前沿方法 激活科研创新动能
实践教学返程后,学院在黄家湖校区文华楼R103召开实证研究方法论的学术讲座。国际商务教研室吴媛媛博士以“数据驱动的管理科学研究范式”为主线,从计量经济学模型构建、面板数据特征分析、内生性问题处理等前沿领域切入,结合其在健康产业政策评估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系统解构“数据采集-模型建构-结果验证”的全链条研究逻辑。讲座突破传统理论灌输模式,设置“研究设计问诊”互动环节,针对学生提出的“基层数据获取偏差”“政策效果量化评估”等实操问题,进行个性化方法论指导。思想碰撞中,同学们不仅了解了实证研究的“工具箱”,更深刻领悟到学术研究服务国家战略、回应社会关切的价值旨归,有效激发将学术创新转化为社会价值的科研自觉。

讲座现场
搭建政策模拟沙盘 培育公共治理智慧
当天下午,“破解家庭医生制度落实空心化”政策模拟大赛举行。大赛创新性构建“居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健部门-媒体”四方主体博弈场景。学院研究生分别代表不同治理主体,基于上午的基层实践观察,结合公共政策分析理论,从需求侧精准识别、供给侧能力建设、制度保障机制、社会协同治理等维度展开立体式政策推演。唐昌敏教授、陈莉副教授、范娅凡博士组成的专家评委团,围绕“政策可行性”“利益协调度”“创新突破点”等核心指标,对各团队方案进行专业质询与深度点评。赛事不仅呈现家庭医生制度落地的多维困境,更通过角色扮演与观点交锋,生动演绎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利益平衡艺术与系统治理思维。最终评选出的优秀方案,将作为智库成果报送相关部门,真正实现“学术研究-政策实践-社会服务”的闭环转化。

活动合影
此次论坛是管理学院落实“新文科”建设要求、构建“实践型学术共同体”的创新举措。活动以基层治理现场为“活教材”,以学术前沿方法为“手术刀”,以政策模拟实训为“练兵场”,形成“观察实践-理论解构-方案创新”的完整培养链条,为新时代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提供了可复制的“时珍范式”。未来,学院将继续秉承“明道至善・经世致用”的院训精神,深度对接“健康中国”“基层治理现代化”等国家战略,持续打造“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的育人平台,培养更多具备全球视野、中国情怀、专业素养的复合型管理人才,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高校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