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 |  教工 |  校友 |  访客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校新闻 >> 正文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社长侯卫伟一行来校调研交流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10日 21:03     作者:     来源:教务处 学校办公室      阅读:[]     编辑:胡丹萍

本网 4月8日,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社长侯卫伟一行来校调研。党委书记刘松林,副校长曹继刚,学校办公室、教务处、科发院、研究生院、图书馆和各学院负责人及主编代表参加调研座谈会。座谈会由曹继刚主持。

座谈会现场

侯卫伟高度评价学校在中医药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及科研创新领域的重要贡献,指出学校学术底蕴深厚、中医药特色鲜明,并介绍了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的发展概况、业务板块。他指出,“十五五”期间,加强教材建设,将重点强化课程思政内容、突出中医药思维、加强顶层设计、提高数字化水平等。希望与学校在教材建设、资源整合和平台建设等方面全方位加强合作。一是共建“纸数融合”新形态教材体系。依托学校学科优势,联合开发突出中医思维培养与临床实践能力提升的特色教材,探索数字化教材创新,打造“纸质+数字”融合教学模式。二是深挖学术资源,加速成果转化。整合学校中医经典理论、临床实践经验及前沿科研成果,通过出版社“中医药出版创新服务国家重点实验室”平台,推动学术专著出版与成果推广,助力中医药学术影响力提升。三是搭建学术交流平台。联合举办学术论坛、学科交叉研讨会,共同助力中医药教材建设高质量发展。

曹继刚对出版社一行表示热烈欢迎,感谢其对学校发展的支持,并介绍了学校教材建设情况。他指出,学校将教材建设作为提升教学质量、彰显办学特色的关键抓手,严格教材管理,通过广泛宣传动员,积极组织申报;鼓励参与,制定激励措施;强化经典,突出荆楚特色,出版系列时珍教材;推进教材编写梯队建设等一系列改革举措,推动教材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将建立定期沟通交流机制,与出版社建立教材质量建设共同体;进一步加强教材师资队伍建设,强化团队协作与资源共享,不断提升教材建设水平。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有限公司与学校本着“资源互补、协同并进、互利共赢”原则,围绕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目标,在教材建设、图书出版、数字出版、学科建设、教育培训等领域深化合作,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刘松林和侯卫伟为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湖北中医药大学出版工作室”揭牌。双方构建“校社协同”发展新格局,助力中医药事业与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湖北中医药大学出版工作室”揭牌现场

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订现场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高等教育图书编辑部主任张立军介绍了出版社教材体系建设情况。一是打造三级教材体系,升级行业规划教材权威性,开发教育规划教材,布局民族医药及中医药人工智能融合新兴领域教材;二是拓展数字化教材建设路径,通过“中医药教育云平台”支持融媒体、交互式、智能化数字教材开发和三大合作模式;三是推进资源共建共享,建设标准化题库、临床案例库等“四库”体系,覆盖基础教育至国际教育全链条出版服务。

与会人员围绕教材建设与数字教材需求、荆楚中医药文化教材转化、学术专著出版合作、特色学科教材开发等开展深入交流。

刘松林指出,教材建设是责任,更是使命,此次合作是传经送宝之行、指明方向之行、开创新局之行、谋划未来发展之行。学校将以此次与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的战略合作为契机,以教材建设为引擎,以出版工作室挂牌为纽带,推动中医药学术创新与文化传播“双轮驱动”。聚焦中医药人工智能、经典临床思维等前沿领域开发新形态教材,构建“从基础到临床”的创新教学体系;依托湖北时珍实验室及校地共建平台,打造“荆楚中医药文化”特色品牌,推动学术成果向教学资源高效转化;以“开局即冲刺”的奋进姿态,扎实全面做好各项工作,把教材建设好,借助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的力量,以“金字招牌”汇聚发展动能,以“校社协同”激活创新生态,助力学校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座谈会后,侯卫伟一行实地考察了学校“悦读中医书吧”、图书馆东璧斋古籍阅览室和药用植物园。

摄影/陈依




上一条:学校召开设备更新项目专题会

下一条: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时珍实验室专家团深入潜江调研地方特色产业 助力产学研深度融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