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6月10日,湖北省农业农村厅一级巡视员肖长惜,湖北省种子管理局局长郑洪林、管理科科长王新刚,湖北省中药材品种鉴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高级农艺师陈木炎,专家委员会秘书长、武汉理工大学教授刘霞,华中农业大学副教授舒少华,黄冈市农业科学院院长涂军明、中药材所所长王明辉,湖北省蕲艾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袁琴、农艺师陈盛秋等一行来我校调研中药材种质资源圃建设和中药材种业发展现状,并参加学校选育蕲艾新品种鉴定会。校党委书记唐峻会见肖长惜一行,校党委常委王彦春,科发院负责人等参加调研。

调研合影
肖长惜一行参观了学校中药生态农业创新团队的中药材组培室、植物生长室,了解蕲艾、半夏、菊花、野菊花、白前等道地药材的组培脱毒快繁及其炼苗生长情况,现场调研了药用植物园中药材种质资源圃建设情况和资源收集保存情况,详细查看中药生态农业创新团队艾叶、菊花、半夏、夏枯草等道地药材种质资源收集工作,现场鉴评了我校选育蕲艾新品种。调研中,肖长惜介绍了省农业农村厅在中药材种质资源圃建设和中药材种业、中药材种植方面的重点工作,并表示,《湖北省种子管理条例》正在修订、征求意见,明确要将中药材种子管理工作纳入,以规范湖北省中药材种业发展;省农业农村厅也将加强对学校中药材种质资源圃建设工作的支持。
蕲艾新品种鉴定会在科技中心举行,涂军明、王彦春分别致辞,科发院负责人主持会议。会上,由肖长惜担任组长的中药材鉴评专家组,听取了学校中药生态农业创新团队负责人刘大会教授汇报选育的蕲黄1号、蕲黄2号和蕲青1号3个蕲艾新品种的选育过程、品种特征、产量质量性状等基本情况,并进行了质询讨论。随后,专家组现场查看3个新品种田间长势和特征特性,听取了选育单位的工作汇报。经质询和讨论,专家组一致认为,3个蕲艾新品种田间一致性高、稳定性强、特异性明显,符合新品种鉴定要求,同意通过鉴定。

蕲艾新品种鉴评会现场
近年来,艾叶在湖北、河南、河北、江西等10余个省份大面积人工栽培,蕲艾也成为湖北省种植面积和产值最大的中药材单品种,被湖北省政府被遴选为“十大楚药”之首。截至2022年,蕲艾在全省的种植面积已逾21万亩,相关加工企业2700余家,全产业链产值达138亿元。2023年,蕲艾以价值110.05亿元,荣登全国区域品牌第30位,是唯一入围前30强的湖北地标品牌。蕲艾已成为黄冈大别山区重要地方特色经济和乡村振兴产业。针对蕲艾驯化栽培年限较短,在生产过程中出现品种混乱、不整齐、产量低、品质差、病虫害危害严重等问题,学校中药生态农业创新团队在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黄冈综合试验站、湖北省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等平台支持下,组织进行科研攻关。经过5年的不懈努力,通过广泛收集艾种质资源,对药材品质进行系统评价,并进行稳定性测试,筛选出综合性状较好的3个艾叶新品种,将有助于提高蕲艾的产量和质量,引领我省中药材产业高质高效发展,加快建设中医药强省。